天门,地处湖北省中部,江汉平原腹地。过去广为人知的,几乎都不是加分项——辖区面积小、经济体量小、产业结构失衡等。在当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的大环境下,这些难题环环相扣、相互交织,进一步束缚着发展脚步。
不进则退、慢进亦退,对天门而言,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已迫在眉睫。为此,天门市委立足实际提出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——以新型工业化作为主攻方向,转型升级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加速布局未来产业,吹响了“破局”发展的冲锋号。
走进天门纺机企业党建园,一张中国纺织行业多项“第一”清单,记录着企业的辉煌,也能看出传统产业升级的端倪。
作为传统农业大市,天门素有百里棉乡之称,棉纺业的发达,诞生了这家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生产棉纺并条机的企业。
如今,面对纺织产业的快速变革,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0%以上的天门纺机正在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。
天门纺机是当地传统产业纺织服装发展的一个缩影。2020年底,一千多家纺织服装企业,总产值不过百亿元,最大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刚过亿元。这组数据,让天门人坐不住了。到底是纺织服装产业不行了?还是天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路子不行了?
“天门过去以线下生产、加工服装为主,处于价值链底端。”市发改委主任周启荣说,在服装行业,掌握销售渠道才能占领价值链高端。产业没有天花板,有天花板的是我们的思维。
明晰思路后,天门探索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形态。搭建供应链,重构产业链,提升价值链,以服装电商为主攻方向,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,聚焦面辅料等供应链企业重点招商,引进锦纶、涤纶、尼龙切片等多个项目,推动纺织服装全产业链转型升级。
栽起梧桐树,自有凤还巢。“这款连衣裙面料特别显瘦”,在天门衣尚直播间里,主播正在推荐新品女装,数千件样衣挂满货架。负责人肖文俊介绍,公司从广州搬迁回天门,从事服装电商直播,年销售额20亿元。
和肖文俊一样,数以万计的天门籍在外从事服装产业人员返乡创业就业,目前已有2000多家服装电商企业聚集天门。2024年,销售额超500亿元。
“以前什么都想做,一个乡镇都恨不得发展五六个主导产业。”周启荣坦言,一味求多求全,没有真正沉下心把一个产业吃深吃透,结果就是都做不好。聚焦主导产业,不“蛮拼”成本招商引资,有所为有所不为。天门确定另外三个优势传统产业——生物医药、装备制造、农副产品深加工,通过“百企百亿”技改工程推进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升级,构建支撑天门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“这个型号的产品,从国外进口需要500多元,我们生产的只要80元。”在铭磊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总经理张亦磊拿起一个刚刚组装完成的铝制气动气缸说道。
气动气缸是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的重要配件,广泛运用于机械制造、轻工纺织、医疗器械等自动化工业领域。2024年6月,铭磊铝业正式投产,半年多生产100万套气缸,实现销售收入3600万元。
“从签约到开工,仅用半个月;从建设到投产,最快的子项目仅用3个多月。”张亦磊介绍,市委、市政府将专题会开进产业园,协调解决堵点、难点问题,为项目建设提速加力。
同处天门绿色循环产业园的立铭铝业车间机声轰鸣,一根根铝棒自动喂入挤压机,经过高压、冷却、拉直、氧化等工序后,被“瘦身”拉长,变身优质铝型材。作为铭磊铝业的上游企业,立铭铝业的铝型材直供气缸生产,去年完成销售收入2.3亿元。
2023年,天门抢抓循环经济风口,以铝制品深加工为核心,聚力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,构建“回收—拆解—再生—制造”绿色循环利用体系,全力延链、补链、强链。
在前端,回收废旧家电,拆出铜、铁、铝等再生材料;在中端,废塑料制成塑料颗粒和中空模板,废铝加工成铝锭、铝板锭、高端铝棒等;在末端,制造光伏边框、气动气缸、精密模具等产品。
“最初签约时只有3个子项目,目前已增加到14个,绿色循环产业园越长越大。”园区已聚拢十多家配套企业,实现产值47亿元。“今年力争新增7家规上工业企业,打造天门第一个百亿产业园区。”市经信局局长陈明敏说。
电子信息是天门“无中生有”的一个产业。“放眼未来,一定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。”陈明敏表示,布局新赛道,天门最大的优势是离武汉近。毗邻武汉,是机遇。武汉新兴产业朝气蓬勃,令人心动。毗邻武汉,更是挑战。是背靠大树好乘凉,还是背靠大树不长草?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比较优势,才能在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。
芯片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,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前景。厚度仅有150微米的一块玻璃上,密密麻麻地排布了近8万个玻璃通孔——这是通格微公司的“双层导通玻璃基线路板”的产品,是构建起集成电路的核心部件。
负责人龚茂介绍,公司从事玻璃基芯片封装载板等产品的研发、制造及销售,预估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。而这块“玻璃”,正是天门电子信息产业新中求优的缩影。
湖北通格微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,工作人员正在检测玻璃基板上的线路分布。
而另一边,在宝昂新材料公司自动化率超70%的万级洁净车间内,一张张偏光片从检测设备里鱼贯而出,良品率达99%。龙头企业接连落户、不断壮大,为天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按下“快进键”。
开辟新领域,抢占新赛道,塑造新优势。天门主动配套武汉“光芯屏端网”产业集群,紧盯封装测试、新型显示、智能终端及电子元器件等领域,蓄势新百亿级的产业集群。2024年,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5%,数字大幅跃升的背后,是天门产业格局之变、转型升级之变、发展模式之变的积厚成势。
结束通格微公司采访时,问企业发展有什么困难,负责人龚茂毫不犹豫地回答,“有困难找政府”。简简单单的一句话,道出了企业到天门后的安全感和底气。
“我们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。”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。对龙头企业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,一个项目、一个专班、一笔经费、一抓到底跟踪推进。对中小微企业,走千企访万户促发展,建立问题开单、交办、反馈的闭环机制。“实行全链条产业招商、全过程企业服务、全方位政策扶持。”除了专班服务,还有司法服务,法官驻企、保护产权,为企业营造安心发展环境;还有政务服务,政企“微”距离接触,“零”距离交流,做到无事不扰、有求必应。
企业的困难就是政府关注的焦点。生产成本核算是企业生存的核心问题,其中用地成本占大头,“目前公司租用的厂房有补贴,企业搬迁也有政策优惠,所以‘回家’并没有花费多少资金。”肖文俊说。服装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样不可忽视。由于以前没有规模效应,物流成本曾是天门服装电商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如何降低物流成本?一方面,集聚生产企业,为物流公司快速收纳快递包裹和分发物料提供便利;另一方面,对接物流企业,为企业提供政策和设施便利。政府在与物流企业的谈判中下了很大功夫。市商务局局长钟儒彪算了一笔账:“以前每单物流成本为2元多,经过一步步商谈,目前物流成本降低了二分之一。”
既落“及时雨”,又上“暖心茶”。2023年天门出台《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倍增的七条意见》,助企业搭上“高速列车”——贷款有贴息、投资有补助、人才有激励……细细梳理七条意见,龚茂发现,每一条意见都切合企业发展需求。
好政策要落实好,才能真正惠及企业。对此,天门市纪委监委深入企业进行走访,实地了解党员干部服务企业情况,督促责任单位拿出有力措施帮助企业纾难解困。聚焦政策落实、项目推进、问题整改、工作作风等方面制定工作方案,将政治监督嵌入到一个个项目、一项项具体事情,逐一明确重点。积极探索运用“大数据”“互联网+”“人工智能”等信息技术手段赋能纪检监察工作,促进各类监督协同高效,以有力监督推动党员干部亲而有度、清而有为,助推企业健康发展。天门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,在向着“破千亿”目标奋进的过程中,天门的干部作风为之一新,发扬实干担当精神,“天门在行动”的干事创业氛围愈加浓厚。
如今,天门连续三年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,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湖北省第一,发展速度从落于人后到高于湖北省平均、领跑同类城市,天门干部群众激流勇进、迎难而上,以实际行动战胜困难挑战,推动经济运行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“天门曲线”。